• 021-62378387
双钱牌轮胎,1929
 
主持人: 吴翔
发布日期:2018-09-10 查看次数:3732
 

“双钱”牌轮胎

制造化工轮胎,一直是西方人的长项。多年来,各种舶来品充斥着中国市场。面对这样的形势,双钱牌轮胎凭借优秀质量同洋货洋商一争高低,开创了民族橡胶业的先河。

       

       

设计背景:

五四运动后,国内掀起抵制日货运动。时任中华总商会会长薛福基获悉日制胶鞋在国内畅销,获利丰厚,于是在上海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北侧)组织建成大中华橡胶厂,生产双钱牌套鞋,此举开创了上海橡胶工业的新纪元。厂名最初拟定的是“上海橡胶厂”,但薛福基认为这一名号缺乏气魄,因而提出改为“大中华橡胶厂”。数年后,大中华橡胶厂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由于国内公路建设及汽车运输的发展,汽车轮胎和人力车轮胎需求量大增,加上车胎是橡胶业的大宗产品,利润优厚,有发展前景。经过反复酝酿,薛福基向企业股东会提出了开发橡胶轮胎的发展思路。他认为,轮胎才是“橡胶制品中唯一永久性之事业”,并着手进行橡胶轮胎的开发研制。数年苦心筹划下,中国第一只汽车轮胎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双钱牌轮胎的问世,填补了国产轮胎的空白,同时也打破外国橡胶制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局面。

 

品牌经典:

薛福基有着多年的经商经验,他认为市场上唯有质优名牌产品销路旺盛,才能在各种牌号商品竞争中获胜,如日本武川护谟厂制造的“地铃”牌胶鞋就名噪一时,在我国市场占有压倒优势。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其市场价值是无法估计的。

因此,在大中华橡胶厂创建之初,薛福基对于商标名称和图样的选用就经过了一番酝酿。起先从吉祥、长寿等含义着眼,提出“百吉”、“万年青”等设想,但都不甚理想。最终的从红纸剪成的“双喜”、“双钱”图样中获取灵感。

“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字眼,“成双”是吉利的象征;“钱”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目标,“有钱”是富裕的标志。“双钱”的谐音是双全、意味着名利双全、福寿双全,两全其美。再看“双钱”商标图案,左右两个铜钱互相依存,联成一体,呈现着团结协和的景象。1929年10月,“双钱”商标在上海注册获准。“双钱”牌产品自问世后,正如当初“名利双全”之寓意,“物优价廉”再次成为民族品牌的杀手锏,为大中华厂带来了年年获利、人亏我盈的喜人气象。

坎坷中华

让人称赞的是,大中华厂有着强烈的商标保护意识,它先后注册的商标有“单钱”、“古钱”、“金钱”、“三轮”、“三钱”、“四钱”等六七种之多。从记录着大中华橡胶厂发展史的《双钱雄风》中可以看到,“双钱”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凝聚着民族品牌敢于争先的精神,尽管市场竞争残酷,企业经营起起伏伏,但双钱始终憋着一股劲,要与洋品牌争天下。

双钱牌轮胎的生产,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轮胎制造技术上和商品市场上对我国的垄断,因此成为英商的眼中钉。1936年,英商以双钱牌轮胎花纹系仿造该公司老头牌轮胎的梅花丁花纹为借口,向国民政府商标局提出控告,要求停止生产和发售这种中国轮胎。但其实胎面花纹并不属商标注册范围,商标局竟判英商胜诉。当双钱轮胎改用中国长城花纹继续生产时,英商又提出停产、停销、销毁商标模型的蛮横要求。此官司持续6年之久,最终由于国民政府畏惧英国强权而以大中华厂的败诉告终,而后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而不了了之。

 

 

 

 

品牌故事:

 新中国建立后,“双钱”牌轮胎率先于1957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创了我国轮胎出口的历史。说起当年,双钱的老员工颇为自豪:“我还记得,当时罗马尼亚大使馆商务参赞曾来信赞扬‘双钱’轮胎与英国产品质量不相上下。”

《中国国货工厂全貌》一书曾对大中华的产品作了如下评价:“大中华橡胶厂所出各种汽车胎,因为所用的资料高贵,技术高超,极为国人所乐用,无疑已把最近输入的舶来车胎,逐个战胜。”如今的双钱轮胎,正以中国橡胶巨头的身份与国外企业争雄世界。